不取

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。也许现在正在走的位置有些偏离真正属于我的方向,但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。 生活,真的是很大的一门学问。
学会谦卑才好,根器原是钝劣之人,有什么好骄傲的。

 

南怀瑾:判断开悟的十个标准你知道吗?

菩提:


文:南怀瑾




人人动辄谈开悟,所谓的开悟,究竟如何?标准是什么?最平实的说法,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,包括了禅宗的见地、修证、行愿。




宋朝有两部大著作,一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、一是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。两者差不多同时。可惜,谈世间学问的资治通鉴,流传后世,研究者众。而宗镜录几乎被丢到字纸篓里去了,一直到清朝才被雍正提出来,几次下令,特别强调要大家研究这本书。




宗镜录告诉我们,什么叫作悟了。书中提出十个问题,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,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,如看小说一样,一看就懂,不须研究。




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:




“设有坚执己解,不信佛言,起自障心,绝他学路,今有十问以定纪纲。




一、还得了了见性,如昼观色,似文殊等否?




二、还逢缘对镜,见色闻声,举足下足,开眼合眼,悉得明宗,与道相应否?




三、还览一代时教,及从上祖师言句,闻深不怖,皆得谛了无疑否?




四、还因差别问难,种种征诘,能具四辩,尽决他疑否?




五、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,念念圆通,不见一法能为障碍,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?




六、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,不为间隔,尽识得破否?




七、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,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,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?




八、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,钦承只对,着衣吃饭,执作施为之时,——辩得真实否?




九、还闻说有佛无佛,有众生无众生,或赞或毁,或是或非,得一心不动否?




十、还闻差别之智,皆能明达,性相俱通,理事无滞,无有一法不鉴其源,乃至千圣出世,得不疑否?”




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,前面这十个问题,可以作为判断标准。




第一问,是明心见性的境界,于一切时,一切处,一切事物上,一切清清楚楚,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,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。你能这样吗?




第二问,你碰到了人,碰到了事,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,总之,逢缘结镜包括很广,见色问声了不动心,日常生活间,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,你做得到吗?




第三问,佛教的经典,法华经也好,楞严经也好,拿过来一看,都懂了,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,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,没有怀疑,你做得到吗?




第四问,所有的学人,拿各种学问问你,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?




其余还有六问,大家可以自己研究。




最后一段:




“若实未得如是,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,生自许知足之意。直须广披至教,博问先知,彻祖佛自性之原,到绝学无疑之地,此时方可歇学,安息游心。或自办则禅观相应,或为他则方便开示。设不能遍参法界,广究群经,但细看宗镜之中,自然得入,此是诸法之要,趣道之门,如守母以识子,得本而知末,提纲而孔孔皆正,牵衣而缕缕俱来。”




解释:若这十个问题做不到,就不可自欺欺人,自以为是。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,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。祖师们所悟到的,你都悟到了,才可以到绝学无疑之地,不须再学。到达大彻大悟后,或闭关、住山进一步修习禅观,破除微细之我执和法执;或为众生牺牲自我的修持,出来宏法。




假设你认为三藏十二部太多看不完,永明寿禅师劝你仔细参看他所编的宗镜录,因为一切经典的精要,他都集中在此书中。“ 如守母以识子,得本而知末,提纲而孔孔皆正,牵衣而缕缕俱来”。文字多美,这是永明寿禅师所讲此书的重要。




——文摘自《宗镜录略讲》

  2
评论
热度(2)

© 不取 | Powered by LOFTER